2019年3月20日 星期三

[ 原住民與土地間的連結 ] 書籍推薦:種回小林村的記憶

【種回小林村的記憶 :大武壠族民族植物暨部落傳承 400 年人文誌】
書籍的出版者(日光小林社區)的書籍介紹網頁:http://www.taivoan.org/ (也可以買書

生命的根,族群的傳承


你知道你的祖先從哪裡搬到現在的居住地嗎?
你知道生長在附近常見的植物,可以在生活中有什麼用途嗎?

對於現代的都市人來說,也許上述兩個問題並不重要。我們只要能夠有好工作、賺錢與生存,似乎就夠了。但是對於許多人來說,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根,就像是不知道自己是誰一樣。

在書的前言(第5頁)裡面寫著~

「我們不想讓我們的小孩,忘了他們是誰,」徐銘駿說。

在 2009年莫拉克颱風(又稱八八風災)時,土石流把小林村整個淹沒之後,僅存的居民和從外地趕回來故鄉的年輕人們,遷移到了附近的三個地區居住(小林一村、日光小林、小愛小林),因為永久屋的附近並沒有像之前舊小林村附近一樣有耕種、漁獵或採集的環境,族人們其實非常的不適應,很希望能恢復之前與土地的深厚連結。


每一種植物,都有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


說到了與土地的連結,我們來舉一些書中的例子:

楠梓仙溪流域種植或採集苧麻。最初是族人自己抽絲編織用。苧麻的纖維是麻類纖維中最長的,強韌潔白、又富彈力與絕緣性,早期從貼身衣物、網袋到繩索,都可用苧麻絲製作。
現在大武壠族的各部落,雖然不再使用苧麻來製作衣服(被化學纖維取代了),但從每年部落重要的『夜祭』中,仍需要準備獻給太祖的重要祭品:苧麻絲,就可以看出過往其對生活的重要性 。

      更簡單的例如用五節芒及台灣芒草等植物來製作掃把,曬乾後綁成一捆一捆來做為火種,或是把芒草心做成美味的『 x 筍』,是美味可口的食材。
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newsmarket.com.tw/shop/product/plants-in-taivoan-apa/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    除了吃的、穿的,一種常見的野花:華薊(如上圖)也由部落的人判斷應該是傳統服飾裡面,刺繡常見的花紋來源。(另外兩種植物:南國薊、圓仔花雖然也有類似的針狀花,但因南國薊是近代才開始使用的外來種,而圓仔花沒有刺刺的,所以應該不是圖案的來源。)
其實華薊的根莖洗淨曬乾以後,可以用來熬煮湯品或泡茶,滋味獨特!

因為想要傳承部落的這些生活記憶,回到小林村生活的年輕人,從2015年開始
慢慢在日光小林永久屋後面的「大武壠民族植物園」種植這些植物,從一開始的10種植物的復育,慢慢到21種、35種,不但是讓學者研究、挖掘古老智慧的場域,更是部落接待外賓時的風味餐食材,也可以成為到部落的訪客進一步認識小林村歷史文化的導覽行程。

        我們也許還沒到高雄去拜訪小林村,但透過這本書的出版,我們已經可以遠距離的瞭解這些珍貴的文化內涵。
        我們認識這些身旁植物的方式,不再只有學名、開花或果實的樣子,還有這些跟生活息息相關的脈絡,實在是非常值得推薦的讀物!!

17世紀甘治士所記錄「像小米」的穀物 taraun,其實就是現在大武壠族人口中所說的 taraw (高梁)。...... 「很好吃!也可以磨來做麻糬。」「taraw 做的麻糬軟軟QQ的,非常好吃!」

書中的高梁圖片及與生活相關的介紹

以草做麴,以米釀酒

   大武壠族的族人自己釀造的「大滿酒」,也是傳承了過往的生活記憶。

   「大滿」Taivoan 其實是大武壠族的族人對自己族群的稱呼。從學者的研究中發現:荷蘭人的地圖裡面所記載的「Tayouan」是稱呼在台江內海的海灣,也有人說是稱呼當時的一處部落名,是數百年前仍是一處沙洲的「台窩灣社」。「Tayouan」後來轉音成 Taiwan,而在現今所有台灣原住民中自稱自己部落的名字中,最接近「Tayouan」的就是 大武壠族的自稱 「Taivoan 」(大滿)。所以部落的耆老們都會笑笑地說
「我們是正港的『台灣人』啦!」

      而「大滿酒」的 釀造方式,是將泡水過的糯米蒸熟後放涼,接著倒入酒甕裡,加入一定比例的水、糖、及白殼粉(酒麴),均勻攪拌之後蓋上乾淨的布巾,就可以等待其發酵,「大概三、四晚後就可以喝了。」

      過去大武壠族人會自己採集藥草製作一球一球的天然酒麴「白殼」,原料可能包含了水針棉、粗糠花、杭菊、雞母珠和過山香,但後來藥草採集不易,已經改用一般市售的酒麴。

刺竹、樹薯

     還有許多的植物我無法一一介紹,其中在重要的『夜祭』裡面一定要立在廣場上的「向竹」,是部落耆老在前一天就需要去找長度剛好、生長方向朝東的刺竹,在祭儀當天砍下來,在午後進行「立向竹」的儀式。(向竹上面在很久以前會掛獵取的人頭,現在用茅草束代替)
    刺竹同時也是族人用來製作捕魚用的『魚笱』的材料,而且長輩說最好是三年生的刺竹,韌性與彈性都是最佳狀況。實在是非常寶貴的經驗傳承啊!

     另外,最後一個想介紹的是因為我也有種過的『樹薯』(或稱「木薯」),在過去小林村的族人也常常跟薑、芋頭或苧麻輪流種植,例如苧麻價格偏低的時候,就改種樹薯。因為樹薯可以採收磨成「太白粉」(通常是賣給外來商人去製作),或是自己研磨成樹薯粉,可以製作 「樹薯粿」,據說粿皮香甜Q彈,極為美味!

結語


       因為自己近期也在南庄的蓬萊村參與賽夏族的文化記錄,深知部落文化的傳承不易,因此對於這樣一本書的出版實在是覺得非常有價值!

     鄭重推薦大家,親自閱讀這一本書裡的文字,體會族群四百年來累積而成的語言與自然知識,豐富我們的生活;也可能進一步去思考自己族群的文化內涵,生活中值得記錄的點點滴滴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