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麵店吃飯時,聽到隔壁桌的媽媽不斷地跟小孩叮嚀這、叮嚀那的,「不要動筷子!」「小聲一點!」等等,我很想跟她說~ 不用擔心吵到我,我知道小孩本來就是愛鬧愛講話的,音量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啦。(其實反而是媽媽斥責的聲音會讓我覺得不舒服)
吃到一半,我聽到隔壁媽媽很大聲的一句斥責:「我不是跟你說過了嗎?! ...........」後面的內容是什麼已經忘了,但我突然聯想到我前幾天在暑假單車營隊的其中一天,(大概是生平第一次)對小孩生氣地大聲講話時,其中一句也就是這個開頭。
為什麼大人要小孩不要做什麼事情,已經說過了,小孩卻還是會做呢?
(又或是換個角度問:當你的朋友給你一個建議時,你就一定會照著做嗎?)
在這句話中,非常明顯地可以看出大人的權威,他希望孩子要服從,只要我說過的事情就要照著做。也就是所謂的「要乖」、「要聽話」。
但是,孩子不照著做,可能有幾個可能性:
1.孩子不理解為什麼不能做? 而他非常想要做這件事。
2.孩子可能理解了原因,但他不願意照著做。
我們是否能夠,用孩子的話來解釋清楚,之所以不能做什麼什麼的原因呢?
解釋完了(孩子清楚理解了)之後,我們能不能(在某個安全的範圍內)
讓孩子有自由意志,決定他要不要做這件事呢?(當然,同時也必須要承擔這樣做可能產生的後果。如:不想穿外套,後來覺得冷。)
(ps.自由意志的重要性,以及我在單車營第一次生氣的情況,請容我之後補充)
2016 / 9 / 2 補充:
當年單車營的狀況 我簡單敘述一下~
那時是我們在竹東的教室外,先練習了轉彎、煞車,以及多人騎在路邊時的排隊狀況,我跟孩子說了在車多的大馬路上不能變換騎車的順序(也就是不要超車)。
後來正式上路的時候,大部分情況都還不錯;
在某一段我覺得馬路特別窄的地方,突然發現騎在我後面的小男孩從我右邊超車,我既不能靠右怕撞到他,又不能靠左怕被汽車撞,實在是心急,氣急敗壞地很大聲喊他『我不是跟已說過了嗎?!在馬路上不要超車,很危險!!』
我們小心地幸運地過了那個較窄的路段,先在旁邊的土地公廟停下來,我好好問了他剛剛的情況。
他委屈地哭了,說他忘記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