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

[記錄] 週二共學 (5月13日-20日)

今天(很神奇的)作業半小時就完成了(ps.我們目前安排作業時間1小時),因為數學習作裡面有月曆的單元,但習作內問的題目在我感覺其實沒有問到重點,又或是說只要照著老師說的方法去 "操作"(例如說:從6號往上指就知道是星期幾)就可以得到答案。
所以我想用生活上的實例,來測試看看安安是不是真的懂了(月曆中)那些數字為什麼這樣排列?

我只問了他一個簡單的問題:我們每個禮拜二都會來這裡共學,那我知道今天是5月13日(當然是星期二),那你可以告訴我『下週二我們又見面的時候是5月幾日』嗎?
我會在牆上的小黑板上寫出今日預定要做的主題

因為用心算的算好幾次都沒有算出下週二正確的日期,所以(在我建議之下)安安開始畫日曆。

寫完第一行之後,安安問我:「5月1日是星期幾?」(他想從1日開始寫)我回答說「你要自己算啊」。因為光是從 『知道13日是星期二,要往前推算五月的第一天』,就可以看出孩子是不是真的理解月曆上數字的安排了。(有看到上圖中,在13日有一個鉛筆寫的淺色筆跡嗎? 那就是開始)

最後,完成了五月的月曆,他很興奮地告訴我說:「下週二是5月20日啦!」。還應他的要求,錄了一段音;月曆也被要求貼在牆上啦。

我想,這就是生活中『真實的學習』。



今天我們還玩了:文字方塊。(是上上次安安提到某件事,讓我想起去年做過的一個教案)(靈感來自「光合教育工作室」的  骰子詩  )

像這樣,用小木塊或是硬一點的紙,製作一個一個的字塊。


因為不需要用手寫字,所以不論是還未學寫字的年紀、或是覺得用手寫字很累、很酸的小一生,都會覺得很有趣地開始拼起了短句子。

這是我和安安合力完成的

去年我是用孩子的課本後面、所有這一年學過的字來製作文字方塊的,不過後來發現(去年的孩子,和今天都是)其實他們因為 "要用到的字"  比 我給的那些字還更多,所以也會請我寫下一些還沒學過的字,或是想要自己寫下更多已經會寫的字(例如說:第二個「泡」或是「哈」就是安安寫的)。誰說孩子不愛寫字(或認字)的呢?

只要找對了方法,學習新的事物可是很有趣的呢~

更高年級的孩子,就可以嘗試用隨機選取、限定字數的文字方塊,來拼成一首詩或短文(詩可以用非平常的、更多想像的方式來使用文字)。 有興趣的家長可嘗試看看和孩子一起『玩文字』。(週二共學的家長可看google相簿中的更多照片)


今日主題活動

延續上上週的母親節禮盒之輕質土創作,

這週是紙黏土創作。主要推薦孩子製作獎牌、徽章(可別在衣服上):




等下週(紙黏土乾了)會繼續進行上色、串繩等,敬請期待下週的主題活動完整記錄。



在共學的最後,有大約1.5小時的『自主活動時間』: 我們決定去西門國小。

今天共學的四位孩子有兩位請假,所以安安和小樹有機會單獨相處,我觀察到了一些有趣的情況~

安安很有創意,常會為不同的遊樂設施設定「過關」的標準(例如:幾秒鐘要完成)
然後會教年紀較小的小樹怎麼做,並耐心地等他完成。我感覺小樹還蠻享受那種受到關照的好朋友感覺。
不過我觀察到安安會希望一直保持領先的優勢。

於是,我提出一個建議:要不要讓小樹來想另一個動作?還可以怎麼過這個設施?(並且我舉了一個例子:要屁股坐在竿子上然後一個個前進)

兩個人都說好,小樹想了一下,他決定從竿子下方過去,手要抓著每個竿子。因為身型較小,所以小樹在這個標準下可能比較快。安安感受到了一點壓力,不過也盡力完成了。後來就兩人各自選擇不同方式過關。


回程的時候,安安喜歡隨性地唱著自己編的歌曲,大部分會有搞笑的台詞,小樹也很開心的聽。剛好今天我也心血來潮,所以我和安安輪流唱一句,要接曲調、也要接歌詞,很有趣!有邀請小樹一起加入,不過他還不想。

發生的事情還有很多,不過無法一一記下來。




5月20日 補充記錄:




關於課後共學(週二共學)的說明,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